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主张旗帜鲜明,立意高远;中国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正能量。的确,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信心说明了
A、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意识反映物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2.列宁说:“以为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想,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以的。”该论断所揭示的是
A、感性认识的作用 B、理性认识的作用
C、理性因素的作用 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3.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的时,体现了货币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4.某钢铁厂近日引进了一项新的技术,厂长为了缩减成本,进行了一定的裁员,同时,为了更好的使用这项新技术,他又招聘了少数懂得这部分技术的专家,请问,由于这项技术的引进而导致了企业人员上的变化,从而引起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有机构成 D、资本比例构成
5.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所以,在一切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率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我们要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市场经济 B、民主政治 C、先进文化 D、社会和谐
9.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其基本口号是
A、民主与科学 B、个性解放 C、写白话文 D、反帝反封建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向大会做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一个总依据,一个总布局,一个总任务。其中,总依据是指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1.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其含义近似的是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仁者爱人
C、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法律思维方式中有四项基本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其中,讲法理是指
A、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
B、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
C、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D、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1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的权利是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权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社会经济权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理论 B、恩格斯的观点
C、列宁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6.中国共产党在建党至今已走过93个岁月,在这93个岁月中,我们党开若创新,励精图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以下是党在这93年中提出的若干政策,其中,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观点的有
A、团结—批评—团结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7.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A、劳动者人身自由
B、劳动者可以进行生产劳动
C、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
D、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上
1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向西开放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D、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9.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科学内涵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中
D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2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大众的”是指
A、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公民服务的文化 B、人民大众的文化
C、民主的文化 D、党领导下的先进文化
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改革的着力点,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
A、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C、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D、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2.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以改革为动力 B、以发展为主题
C、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D、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目的
24.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做到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5.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统一战线都包含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广大知识分子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6.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是
A、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7、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我们要
A、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B、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D、必须牢记并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秀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28.个人品德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并和社会道德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其特点有
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自觉性
2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的特征有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连发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D、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三、分析题:30~34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一”儿童节,带孩子出去玩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孩子小,家长当然希望乘车、参观、游览能够有优惠。儿童免票标准看身高还是看年龄?记者调查发现,依然有不少地方在纠结,随之而来的尴尬,也在各地一再发生。
近年来,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介绍,2010—2011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表明,6岁男生平均身高为122.2厘米,比2002年增长3.7厘米;6岁女生平均身高为120.6厘米,比2002年增高3.6厘米。
因此,儿童免票线的身高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原铁道部规定,2010年12月1日起,我国儿童火车票购买身高,从原来的1.1—1.5米调整为1.2—1.5米。
但是,不同地方不同标准,甚至一个城市多个标准,都让人们无所适从。
以身高为标准依然是主流
从今年6月1日起,天津地铁儿童免票线的标准从1.1米提高至1.2米,每位乘客可带领一名身高不满1.2米的儿童在地铁1.2.3号线范围内免费乘车。乘客带领的身高不超过1.2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其中一名儿童可免票乘车,其他儿童仍需购票乘车。
身高、年龄双重标准更显人性化
以身高为界限是最直观、易行的标准,不过这个标准不应该一成不变。对于儿童免票标准,目前国际通行的是按年龄,不仅科学合理,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公正。
有专家表示,在维护公平和考虑操作性的前提下,对儿童优惠票,可以使用“双重标准”,即身高和年龄标准并举,既可方便有关部门工作,又能保证这项优惠举措的公正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练。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和工业文明,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一种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乡愁。
如果说“叹老”只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早衰”的年轻人,有时会显得和“成熟”很像,举手投足都无比正确,接人待物都恰如其分,说话谈吐都深思熟虑。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
对年轻人的不信任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社会阶层,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当代青年的父辈和兄长们,已经率先垂范,用枕戈待旦的奋斗精神,换来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分析材料,对于“儿童票使用‘双重标准’”和“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6分)
(2)“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给我们的从事认识实践活动有何启示?(4分)
(1)“儿童票使用‘双重标准’”和“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1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儿童票本应使用以身高为标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套标准不再使用,而采取双重标准是正确的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分)80后本应朝气蓬勃,但是却整体呈现出老态,是因为错误的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分)因此,在生活中,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使自己和社会获得发展与进步(1分)
(2)“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给我们的从事认识实践活动具有有益的启示。(1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实践,在于更好的改造世界(1分)80后作为新生的一代,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时代发展的栋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更好的指导自己实践,才能够担负起对社会和国家更多的责任(2分)
3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上,李克强对近年来教育、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
李克强说,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让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掌握知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利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并以创新和创业为导向。要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围绕大局,瞄准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迸发出来,使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让科技造福人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都要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
无论是推进教育公平,还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关键还得靠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年从恢复高考入手抓教育,就是一项改变千百万人命运、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当前深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改革,仍然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推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重要改革举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
李克强最后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摘编自《光明日报》
(1)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才能“继续用好‘人口红利’”,如何才能“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5分)
(2)“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和“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5分)
(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1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早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2分)要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要依靠教育和科技的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同时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2分)
(2)“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和“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启示。(1分)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是人才强国战略,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改革。(1分)改革是谋求社会发展的直接的动力,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分)因此,只有将改革运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的推动作用。(2分)
3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和阐述中国梦,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追求。那么,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和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形象生动的比喻,是长期以来革命先驱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其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样的梦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们只要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首先需要理解其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每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要不断为人民造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正确的道路。道路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党具有高度的执政智慧,找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为政清廉、取信于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回答依靠谁、怎么干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干兴邦。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以中国梦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为什么说中国梦“成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追求”?(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4分)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2分)为了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分)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分)中国梦之所以成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追求,就是因为,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为我国最终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方向指引和导向。(2分)
(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中国梦。(1分)实现中国梦,首先需要理解其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1分)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党具有高度的执政智慧,找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1分)实现中国梦,必须回答依靠谁、怎么干的问题。(1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两度名落孙山,第一次高考数学仅得1分。从高考的落榜生,到企业的创始人,他们的故事让人感慨: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最佳法宝,就是奋斗。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在赓续千年的文化瑰宝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价值追求,鼓舞着仁人志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让无数人从识文断字那一天起,就懂得了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宏大建构如国家的复兴之梦,具体而微如百姓的幸福之梦,奋斗都应该是筑梦圆梦的底色。然而现在,“不相信奋斗了”却也让一些人奉为信条,“靠奋斗不如靠政府”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有的秉持着“奋斗无用论”,认为向上流动渠道不畅,阶层固化、社会板结,奋斗的结果还是铩羽而归;有的认为靠个人奋斗不如靠经营关系,有关系、有门道、关键位子上有自己的人,是获得成功的终南捷径;有的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总想着免费午餐,总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总惦记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凡此种种,莫不让人唏嘘,假如人生没有奋斗,生活还有什么趣味?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这句台词让不少人感叹不已,正因它巧妙地诉说着,奋斗的人生不会老。个人奋斗很难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梦想一夜成真,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一遇到挫折就戛然而止、怀疑奋斗,甚至抱怨社会。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梦想,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因为,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奋斗,说明我们没有止步不前,还有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没有随波逐流,还有实现梦想的豪情万丈;没有自暴自弃,还有追求幸福的星语心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经过一番拼搏奋斗,在两鬓如霜、回首往事时,我们起码还能笑慰平生:这辈子,至少我奋斗过!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如何理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5分)
(2)“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对我们有何启示?(5分)
(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分)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分)。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2分)
(2)“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对我们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1分)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各。(2分)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身处顺境时,要努力把握住当时的机会;身处逆境时,要懂得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只有这样,只有拼搏过的人,无论失败与否,最终仍会笑慰平生。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5日在坦桑尼亚首都发表重要演讲时表示,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中非人民讲一个“亲”字,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正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当天来到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演讲。习近平特意提及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他指出,这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习近平说,来到非洲,总的有两个突出印象,一是常来常新。每次非洲之行都能感受到这片大陆的新发展、新变化,让人欢欣鼓舞,二是热情似火。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友好情谊就像非洲的阳光那样温暖热烈,让人难以忘怀。
习近平说,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发展,中非人民越走越近。在演讲中,他还谈及了曾听过的一个小故事。
习近平说,有一对中国青年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的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以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的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爱上了坦桑尼亚。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习近平指出,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够根深叶茂。
(1)为什么“中非人民讲一个‘亲’字”?(5分)
(2)中非之间的友谊,对于两国之间有何重要意义?(5分)
(1)中国和非洲人民之间,一直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中非人民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相同的命运,都曾经被帝国主义侵略或殖民过,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归属感。其次,中非人民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有着相同的发展背景。再次,中非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因此,中非人民之间,始终讲一个“亲”字。
(2)中非之间的友谊对于两个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中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