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发布时间:2018-03-08 16:28 | 来源:中国大学教育 | 阅读:

当我们津津乐道现在的211,985,双一流的时候一个曾经比肩清北的牛校也在坊间流传着它的各种传说,这就是只存在了17年的哈军工,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址设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哈军工”,建校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新中国军队培养大批军事技术人才。

1952年3月建校,1966年取消军队编制。今天我们就扒一扒,这个学校到底有多牛。

崛起于百废待兴,建国后百废待兴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军事工业需要科研人才,抗美援朝战争也使得高层深刻认识到军事科技、军事工业的重要性,一所培养专门军事人才的重点高校提上日程。

1953年9月1日,一阵嘹亮的军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响起,这号声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它宣告一个历史的秘密,一所神秘的军校开学了。

这所军校的校门从来没挂过校牌,但吸引了中国最高层的关注,周恩来总理两次视察,朱德委员长来过,邓小平来过,国防部长彭德怀进校三次,十大元帅有八位来过。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

哈军工最早源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在南京孝陵卫(今南京理工大学所在地)开学,1950年1月迁往重庆,改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1953年调迁哈尔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使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足够的全国的优秀军事技术教育资源。在学院筹建、发展阶段,国家为其输送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教授,成为学院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学院的拨款总是宽松的,有时甚至特事特办。

超常规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使哈军工一建立就处在很高的起点,因而使军工建院后很快就处于良性发展的十分主动的位置。

苏联专家顾问团协助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成为创办学院的重要支撑力量。

先后到军工工作的苏联顾问、专家累计近160名,他们为学院的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学员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环境。

书籍、纸张、笔墨等文教用品,衣服、鞋帽、被褥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都是按照军官标准发放,每月还有津贴费:一年级每月7元,二年级8元,三年级12元,四年级16元,五年级2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食堂伙食也是供给制,全部免费,享受陆军二等灶-坦克灶,即每人每月18元,每顿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主食敞开供应。要知道那时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城市居民一般只有每月28斤到30斤的定量。

“哈军工”聚天下英才,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班中的同学都是全国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毕业的:格致中学、复兴中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北京男四中、101中学,南京师院附中,苏州高级中学,镇江中学......,聚天下英才,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在当时,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的子女,

十大将有六位大将的子女、亲属就读“哈军工”,致使哈军工一度有成为“将门相国之后”专门学院之虞。

中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元帅的两个孙子

彭德怀元帅的养女即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

林彪元帅的女儿,林晓玲;

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

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

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太行;

叶剑英元帅的孩子,叶选宁。

中国十位大将中有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

罗瑞卿大将之子,罗健;

肖劲光大将之子,肖光明;

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中;

许光达大将之子,许燕兵。

中央领导之中,还有五位老前辈革命家中的“三老”的子女在哈军工读书,

即董必武的孩子,董良玉;

林伯渠的孩子,林东山;

谢觉哉的孩子,谢开飘(后改名谢飘)。

国家公检法三家最高领导人子女入学哈军工的,

有公安部长谢富治上将的孩子、

最高法院院长张鼎臣的女儿,

中国四大烈士,有三位烈士的后裔进入哈军工,

即王若飞、叶挺、左权的子女。

上将一级有苏振华、陈再道、张爱萍、杨成武等等领导的子女入哈军工。

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

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1955 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

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

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1960 年又增设防化系)。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

空军系(西工大)、炮兵系(南理工)、海军系(哈工程)、装甲兵系(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系(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原子系(哈工程)、导弹系(哈工程+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目前原校址建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

英才遍天下

哈军工17年,培养一万多名毕业生,毛泽东亲自批示,学院每年毕业学员以800人为限度。但是,却成为中国建设的栋梁,成材率十分之高。就是从这里,走出了100多位将军,10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0多位科研院所领导、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其余厅局级领导、上校大校就不计其数。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两院院士

慈云桂- 学部委员 计算机专家 中国第一台数字计算机和第一台巨型机研制者

任新民- 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

庄逢甘- 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空气动力学家

梁守槃- 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

周兴铭- 学部委员 计算机专家 教育家 中国银河系列巨型机主要研制者之一

钱七虎- 工程院院士 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

李鸿志- 工程院院士 兵器科学与技术专家 教育家 中国中间弹道学的创始人

朱起鹤- 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教育家

王兴治- 工程院院士 飞行器总体设计专家 著名反坦克导弹专家

杨士莪- 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教育家 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

李 明- 工程院院士 飞机自动化设计专家 中国多种型号国产歼击机总设计师

郭桂蓉- 工程院院士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 教育家

徐滨士-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 教育家

顾懋祥- 工程院院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 主持研制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

陈火旺- 工程院院士 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专家

高伯龙- 工程院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 教育家

赵伊君- 工程院院士 光学专家 教育家

卢锡城- 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学专家 教育家 银河系列巨型机主要研制者之一

李钊- 工程院院士 地震爆破专家 中国防坦克地雷和快速机动布雷系统的研制

钟山- 工程院院士 制导系统工程专家 中国某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彭先觉- 工程院院士 原子核物理学专家

王泽山- 工程院院士 火药专家 教育家

庄逢辰- 科学院院士 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 教育家

高玉臣- 科学院院士 固体力学专家 教育家

宫先仪- 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顾金才- 工程院院士 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

郑颖人- 工程院院士 岩土工程专家 教育家 中国军队地下工程的学术奠基人

王哲荣- 工程院院士 坦克车辆设计专家

潘德炉- 工程院院士 海洋遥感专家

邢球痕- 科学院院士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卢柯- 科学院院士 材料科学专家 纳米技术专家

陆埮- 科学院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 教育家 在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

刘怡昕- 工程院院士 火炮设计专家 教育家

宋文骢- 工程院院士 飞机设计专家

方滨兴- 工程院院士 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专家

黄瑞松- 工程院院士 导弹技术专家 C803总设计师

徐玉如- 工程院院士 船舶与潜艇操纵性能研究专家

马远良- 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教育家

王景全- 工程院院士 渡河工程专家 教育家

将军(部分)

陈赓大将 - 1955 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委 1952-1961

谢有法中将 - 1955 哈军工原政委 1958-1966

刘居英少将 - 1955 哈军工第二任院长 1954-1970

刘有光少将 - 1955 哈军工原副政委 1954-1957

唐铎少将 - 1955 空军工程系主任 1953-1964

唐凯少将 - 1955 工兵工程系主任 1952-1958

李开湘少将 - 1955 哈军工副政委 1957-1966

贺振新少将 - 1955 炮兵工程系政委 1952-1960

李懋之少将 - 1961 哈军工副院长 1952-1966

张衍少将 - 1961 哈军工政治部主任 1952-1966

徐立行少将 - 1964 哈军工首任教育长 1952-1962

张子明少将 - 1961 哈军工教育长 院副政委 1954-1966

徐介藩少将 - 1961 装甲兵工程系系主任 1952-1960

薛克忠少将 - 1961 工程兵工程系系主任 1958-1961

吴振挺少将 - 1961 工程兵工程系副主任 1952-1954

孙三少将 - 1955 高级班学员

唐天标上将 - 2000 总政副主任

谢光中将 - 1990 军工一期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杨桓中将 - 1990 海 一期 二炮副司令

粟前明中将 - 1993 军工四期 二炮副司令

周友良中将 - 1994 总后副部长

沈椿年中将 - 1994 军工二期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臧穗中将 - 1995 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NEW!

陈达植中将 - 1997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总装副部长

李凤洲中将 - 1998 总装某基地司令 总装科技委副主任

罗东进中将 - 1999 军工七期 二炮副政委

粟戎生中将 - 1999 北京军区副司令

彭小枫上将 - 国防大学副政委 第二炮兵政委

金矛中将 - 海军装备部部长 海军副司令

李安东上将 - 总装副部长

张翔中将 - 2001 二炮副司令

张建启中将 - 200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 总装副部长

刘德普少将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

包富红少将 - 1993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原院长 第二炮兵原副参谋长

钟玉征少将 - 1993 (女)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

杨俊生少将 - 1996 (女)武警技装部长 技术开发部主任

邓先群少将 - 1992 (女)总政群工部部长

霍玲少将 - 2002 (女)军工十三期 海军某部总工程师

叶选宁少将 - 总政联络部部长

陈丹淮少将 - 总装备部科技委专职委员

陈知建少将 - 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

刘太行少将 -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傅玉春少将 -   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

王苏民少将 - 防化指挥学院副院长 中央警卫局副局长

过传义少将 - 军工二期 海军装备部部长

王小闯少将 - 海军装技部副部长

周培根少将 - 总参原工程兵部部长

蔡康生少将 - 总参原装甲兵部副部长

华钟亮少将 - 总参原防化学兵部副部长

钱七虎少将 - 南京工程兵学院院长 总参科技委副主任 院士

李创少将 - 1994 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所长 院士

郑颖人少将 - 空军工程学院 后勤工程学院教授 院士

顾金才少将 - 2001 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专家 院士

王景全少将 - 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 院士

王耀华少将 - 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

刘怡昕少将 - 南京炮兵学院教授 院士

徐滨士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院士

臧克茂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马世宁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表面工程专家

王精业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黄庆华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

刘世参少将 - 1994 军工四期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回族)

梁永生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

王洪光少将 - 1998 总参兵种部副部长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

范兆东少将 - 核试验基地政治部主任 装甲兵工程学院政委

王良曦少将 -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商燮尔少将 - 防化研究院副院长

陈海平少将 -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

王锡仁少将 - 1988 军工六期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长

孙忠敏少将 -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建国少将 -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

董滨江少将 -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

张必训少将 - 总参三部研究员

谭国玉少将 - 总参工程兵指挥学院院长

王惠宗少将 - 通信指挥学院院长

李秉桥少将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

张最良少将 - 1994 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所研究员

谢名苞少将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唐正其少将 - 1990 西北某空军试验基地司令员

黄序少将 - 科工委某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司令员

王昌祺少将 - 1988 科工委某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司令员

杨易正少将 - 科工委某空气动力研究试验中心副主任

马国惠少将 - 某核试验基地司令员 总装后勤部部长

喻铭德少将 - 1996 某核试验基地研究员

张寿刚少将 - 国防科工委江阴远洋测量船基地政委

王惠悫少将 - 1988 海军某试验基地司令员

李文光少将 -   军工九期 海军某试验基地司令员

王超凡少将 -   海军某试验基地副司令员

霍恩俊少将 -   工兵工程系一期 总参工程兵部 部长 保利集团公司董事

施元龙少将 - 1993 工程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院长

徐飞少将 -   工兵工程系一期 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

刘光寰少将 -   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

李汉斌少将 -   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

李金勇少将 -   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

徐阿文少将 -   计算机工程系十三届 某海军基地参谋长

聂庆荣少将 -   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王树宗少将 -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教授

王大华少将 - 2003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教授

蒋兴舟少将 - 2003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教授

王应林少将 - 1990 军事经济学院教授 副院长

王祖光少将 -军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允刚少将 -海军技术装备部部长

刘凤山少将 - 军工九期 空军技装部部长 空军工程大学校长

刘家斌少将 - 成都军区空军装备技术部部长

孙柏林少将 -  军事科学院军事系统工程专家 NEW!

余鲁生少将 - 54军副军长 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赵连臣少将 - 青海省 陕西省军区政委

曾晓安少将 - 北海舰队航空兵政委 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

李乃奎少将 -  国防大学教授 全军军事运筹学副理事长

李呈良少将 -  军工八期 第二炮兵装备部科研部总工程师

黄宁少将 -  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副部长 NEW!

高学敏少将 - 导 十三期 海军工程大学政委 NEW!

卓一鹏少将 -  国防科工委原训练部部长

严江枫少将 -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武官

刘中山中将 - 1993 国防科大政委

陈启智中将 - 1994 国防科大校长 火箭发动机专家

迟万春上将 - 2001 国防科大政委 总装政委

郭桂蓉中将 - 2000 国防科大校长 总装科技委副主任 院士

温熙森中将 - 2001 国防科大现任校长 机电工程专家

黄献中上将 - 2004 国防科大政治部主任 政委 沈阳军区政委

张良起少将 - 1988 国防科大校长 航空航天与自控专家

夏铭智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朱宗德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张惠均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张银福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沈永平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曹秉晋少将 - 国防科大副校长 合肥炮兵学院院长

汪浩少将 - 1988 国防科大政委

赵吉祥少将 - 国防科大政委

欧阳学德少将 - 国防科大副政委

于起龙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政委 国防科大副政委

吴昌孝少将 - 国防科大政治部主任 校副政委

唐江少将 - 国防科大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

王庆录少将 - 国防科大政治部主任

邹征远少将 -  国防科大政治部副主任

李金胜少将 - 国防科大政治部副主任

马望星少将 - 2003 国防科大政治部副主任

吴国平少将 - 1988 国防科大训练部部长

段才正少将 - 国防科大一系副主任 校务部部长

肖兵少将 - 国防科大校务部部长

刘仲瑞少将 - 国防科大教育长

周良柱少将 - 国防科大教育长,副校长

刘乔一少将 - 国防科大副教育长

邹鹏少将 - 国防科大副教育长 装备学院院长

高勇少将 - 国防科大

张育林中将 - 国防科大一系78级 研究生院院长 装甲兵技术学院院长 酒泉基地司令员 国防科大校长,总装副部长

曾淳少将 - 2003 国防科大研究生院院长

任萱少将 - 1997 国防科大一院教授 航天专家

甘楚雄少将 - 国防科大一院教授 火箭专家

庄逢辰少将 - 国防科大一系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 院士

常显奇少将 - 军工八期 国防科大一系教授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

冯春祥少将 - 国防科大五系教授 一院教授 材料专家

陆寅初少将 - 国防科大一系教授

薛鸿陆少将 - 国防科大二院教授 爆炸力学专家

张若棋少将 - 国防科大二院教授

李圣怡少将 - 国防科大三院院长 微机电工程专家

常文森少将 - 国防科大三院教授 磁悬浮专家

窦文华少将 - 国防科大三系主任 六院副院长

孙仲康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教授

沈振康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教授

孙茂印少将 - 国防科大四系主任 四院教授

梁甸农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教授 雷达专家

皇甫堪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教授 数字信号处理专家

庄钊文少将 - 国防科大四院院长 副校长 卫星导航与雷达专家,

乐道斌少将 - 2005 国防科大四院政委

沙基昌少将 - 2000 国防科大教授 七系主任 五院院长

陈福接少将 - 国防科大六系主任 六院教授 计算机专家

胡守仁少将 - 国防科大六系副主任 计算机专家

于同兴少将 - 国防科大六系政委

王振青少将 - 国防科大六系副主任

周兴铭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院士

陈火旺少将 - 1990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计算机专家 院士

齐治昌少将 - 1996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教务长 副校长

卢锡城中将 - 1998 国防科大六院院长 副校长,总装科技委副主任 院士

金士尧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计算机专家

王兵山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黄克勋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吴泉源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李思昆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刘光明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杨晓东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教授

刘世恩少将 - 国防科大六院政委

杨学军中将 - 2004 国防科大六院院长,教育长,校长

高伯龙少将 - 国防科大七院教授 理论物理学家 院士

柳克俊少将 - 军工教授 国防科大七系教授 海军某研究中心总工

周家骅少将 - 国防科大教授

徐行少将 - 国防科大教授

郭景秀少将 - 国防科大教授

李尚福少将 - 国防科大四系78级 西昌基地司令员

刘光生少将 - 2003 国防科大一系73级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中共中央委员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张云川- 哈军工 海军十二 国防科工委 主任

白克明- 哈军工 导弹十 中共河北省委员会 书记

俞正声- 哈军工 导弹十一 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唐天标- 哈军工 工程兵 八 总政治部 副主任(上将)

李安东- 哈军工 空军十三 总装备部 副部长(上将)

迟万春- 哈军工 空军十三 总装备部 政委(上将)

虞云耀- 哈军工 原子六 中共中央组织部 副部长

廖晖- 哈军工 导弹八 国务院港澳办公室 主任

刘石泉- 哈工程 导弹78级 中国航天066基地 副总经理

苏树林- 哈工程 管理96 中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副总裁

温熙森- 国防科大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校长(中将)

黄丽满- 哈军工 导弹十二 中共广东省委 副书记兼深圳市委书记

黄献中- 哈军工 导弹十二 沈阳军区政委(上将)

彭小枫- 哈军工 导弹十一 国防大学 副政委(上将)

哈军工为什么被撤销

对于哈军工最后被裁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大致有以下两个最多认同。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百万在中苏边界,苏联的坦克装甲洪流时刻威胁着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哈尔滨因为地理位置,一下子成为最前线

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林副统帅下达了“1号命令”,东北成了对苏前线。根据由林下令成立的“军委办事组”的指示,国防科委命令“哈军工”分散南迁。“军工大院”是军产划归黑龙江省军区。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海军工程系留在了哈尔滨,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另外一个说法,就是“陈东平案件”的影响哈军工这18年的历史,共有两个黄金期。

一个是1954年-1957年,通过全国高考招生。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哈军工扩招,并改为组织保送,家庭出身成了主要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关系户”进入,综合质量明显下降。1961年招生,走后门的干部子弟如大潮一般涌来,校长刘居英焦头烂额,上报给总参谋长罗,罗又呈报给周。

两人对此事均做了批示,向全军下发文件,要求杜绝这种行为,这场风波震动全国。为此,刘居英得罪了不少首长。

1962年12月1日,湖北省公安厅查获一封用化名同泰国曼谷的美蒋特务机关联络的信件,经过湖北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反复调查和鉴定,最后的目标锁定在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学员陈东平的身上。

1963年3月18日,总政保卫部部长蔡顺礼中将率领工作组北上哈军工,配合学院党委处理此案。陈东平是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上将的儿子,纨绔作风、案发后,被送去劳动教养。

毛责令哈军工为此写了一份“高干子女情况调查”,9名“落后”学生的家长,有3位上将、一位中将、一位少将、两位省委书记、一位省长。那位省长比较突出,他的一儿一女都榜上有名。为此,一些被点名的高级干部大动肝火,

一位大军种上将司令员指着刘居英的鼻子大骂。后来哈军工于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直至最后被拆分,也与此事件有一定关系。

1966年4月1日,对哈军工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全体军人集体转业,学院改变体制,退出部队序列。

在这一天,所有哈军工的干部、教员、学生,在校园里默默地摘下了代表着军人身份的领章和帽徽。

从此,原来意义上的哈军工已经不复存在了。

衍生学校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

牛极一时的哈军工最终没有逃脱被肢解的命运,但是它的衍生学校都发展壮大,诞生了所谓的国防七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大学(兵器、航天)、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哈尔滨工程大学(航海、核能、航天、航空 、兵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民航)、南京理工大学(兵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被迫退出军队序列,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遭到肢解,电子系、计算机系等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归广州军区领导,

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习惯简称为“国防科技大学”或“国防科大”,也称“长沙国防科大”。

1999年4月,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

并入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升格为大军区级单位,直属中央军委管辖。

哈尔滨工程大学

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被迫退出军队序列,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遭到肢解。在本部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

原子系全建制为基础(哈军工原子系最终回到哈工程,哈军工解体后分出的其它高校中均没有核专业),其它各系(部)部分专业和教师为重要组成部分,

共1500余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归”七机部“领导,学校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

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6所研究生院”、“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之一,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军、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

南京理工大学

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二系)迁到武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

1962年迁至南京,1966年退出部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

1984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1996年通过211部门预审,

1997年通过国家计委211立项审核;

2000年设立研究生院;

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现隶属工业与信息化部。

装甲兵工程学院

1961年,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四系)迁至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

1969年迁至北京改称为坦克技术学校,1978年又改建成装甲兵技术学院。现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1961年,原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五系)迁至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

1969年迁至南京改名为工程兵技术学校,

1978年恢复为工程兵工程学院。

1997年,与原通信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分院。现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1961年,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基础上,在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

1962年南京军事学院防化学系并入该院.并更名为防化学院。

1969年防化学兵学院与防化学兵学校合并.在北京成立防化技术学校,

1975年更名为防化学校。

1977年9月,扩编为防化学院。

1986年改名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其他还有:

海军工程大学(部分专业)

解放军理工大学空军气象学院(部分专业)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部分专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部分专业)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部分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部分专业)

哈军工:曾经昙花一现,比肩清北的牛校,莫问来路,莫问归处。

哈军工纪念馆

资料来源:天涯社区、百度百科、百度知道、新浪博客、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

    (编辑:阿游呃)
    相关研招信息文章推荐

    口碑课程网介绍

    口碑课程网logo

    口碑课程网,是由清北复交等全国TOP名校经营联合创立,是一家为全国数百万考研学生提供高端高质高效1对1定制化学生辅导的在线教育公 司,目前已经拥有8000+来自一线学府优秀师资储备,成为考研在线辅导佼佼者。 从2007至2013,6年线下教学经验,积累数万辅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