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逻辑写作试题呈现出一个特点,即专业逻辑知识内容考的越来越少,更趋向于考查考生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与分析能力。其会借助于各种题材来考查,数字比例分析是其一种形式——将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分析能力相结合。在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中,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对数字谬误的识别。数字谬误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考的一个逻辑缺陷问题。跨考教育任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如果文章中有相应数字出现,参与论点的证明时,应注意分析其是否存在数字谬误缺陷。
【真题示例1】
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水平,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将从25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2004年1月联考真题)
【谬误:平均数陷阱】
当题目中出现平均数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其进行平均的分母包含的范围是否准确;此外,在计算两极分化比较大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假如要使平均值更符合实际感受,就应该用中数或者众数这样的平均数计算方法,而不是算术平均数。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中国的公关公司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就算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况且在某个行业中,常常是20%的企业创造了80%的市场营业收人,所以这种根据平均值推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真题示例2】
规模最大的10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规模最大的10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具有明显的优势。(2004年1月联考真题)
【谬误:使用相对值数据可能具有欺骗性】
跨考教育任老师提醒大家如果仅仅考虑相对值数据,而忽略其基数,就很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上述语段中的问题在于,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人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力强(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
口碑课程网,是由清北复交等全国TOP名校经营联合创立,是一家为全国数百万考研学生提供高端高质高效1对1定制化学生辅导的在线教育公 司,目前已经拥有8000+来自一线学府优秀师资储备,成为考研在线辅导佼佼者。 从2007至2013,6年线下教学经验,积累数万辅导案例